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 骏马征袍享美酒,江山龙舞阅不休
今天是农历二月二,龙抬头,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,也称作春耕节、农事节、春龙节。
星宿潜龙显源头
最初“龙抬头”起源于上古时候人们对天文星象的认识,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:
“古人观测天象时发现每年的仲春晚上,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,角宿,代表龙角,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,约一个钟头后,亢宿,即龙的咽喉,升至地平线以上,接近子夜时分,氐宿,即龙爪也出现了。这就是“龙抬头”的过程。”
古人认为龙掌管行云布雨,而农耕时候降雨又是人们收成的关键,由此龙抬头日便成为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,纳祥转运的一天。
在不同地域对于“龙抬头”的习俗各有不同,但都围绕对龙的信仰与人们寄托未来的生活的美好期望展开。
龙行踏海亦回首
龙抬头的这一天,各时各地的人们会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,有舞龙舞狮、打鼓敲锣,也有祭祀祈福,品尝特色小吃等
表演舞龙和舞狮是龙抬头节最具有代表性的活动之一。在这个时候,人们会在街上表演各种各样的舞蹈,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舞龙和舞狮。表演者会穿上龙或狮子的服装,随着锣鼓的节奏起舞。旨在迎接新的一年,驱邪逐恶,祈运求福。
比较广为流传的一个习俗是理发。北京大学民俗专家王娟所说, 在二月二时理发的习俗出现的相对较晚,大约在清朝时期形成,人们认为理发可以象征着除旧迎新,保佑孩童健康成长,祈求吉祥如意,期待为新的一年带来平安。
此外,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也是土地公的诞辰,龙抬头节还有一些祭祀仪式。“有的地方有举办“土地会”的习俗: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,到土地庙烧香祭祀,敲锣鼓,放鞭炮”,古时北方有“引田龙”等习俗。
龙抬头节还有一些特色的小吃。例如,龙须面和龙鳞饼是这个节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之一。龙须面是一种长长的面条代表着龙的须。龙鳞饼同春卷一般,外观呈现出龙鳞的形状。有文记载:
“清·富察敦崇 《燕京岁时记·龙抬头》:“二月二日,古之中和节也。今人呼为龙抬头。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,食麪者谓之龙须麪。闺中停止针线,恐伤龙目也。”
人们在龙抬头日品尝这些美食的同时,更是蕴含着对未来生活的期望,如有一杯守天下酒在旁,更添一份悠哉情调。
最后守天下酒祝您
“骏马征袍享美酒,江山龙舞阅不休”
2月24号,本周五,将举办第十四期资源交流对接会暨白酒品鉴沙龙,我们欢迎您前来一同品鉴白酒,共享传统酱香工艺。
共 1 页 1 条数据